紡織工業"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力挺中國制造邁入強國前列
發布者:佛爾盛|2015-8-18 15:26:23|瀏覽量:
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有關專家透露,十二五 以來,紡織工業的經濟增速由高速向中速換擋,行業運行的態勢總體平穩,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十三五 期間紡織工業發展方向重點是結構優化、創新驅動、責任發展 ,結構優化包括原料結構、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人才結構和資本結構的優化,創新驅動包括科技創新、品牌培育和管理創新三方面的內容,責任發展包括理性消費和責任消費、消費安全和資源循環、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公平競爭和以人為本等內容。與中國制造2025 國家戰略相一致,紡織工業也要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基礎的轉型升級,實現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轉變。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服裝出口國。就連引領世界服裝風尚的意大利,赫然也是中國服裝主要出口國。中國的紡織服裝是出口最早的行業之一,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逐漸培養了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紡織服裝企業,當前,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所有行業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有著良好的基礎和過硬的基礎生產設施,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正是形成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時候。多年來,紡織工業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十分巨大的影響,服裝產業在我國發展迅速,目前我國已成為最大的服裝生產國和消費國。
然而,品牌空心化和高庫存兩大危機長期困擾著中國的服裝制造企業。中國服裝一直在模仿,從來未超越,一直在努力追隨時尚潮流,卻從未引領潮流,這是業內外一直在試圖破解的難題。近日,國務院印發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10年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描繪了用3個10年時間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具體戰略方針、任務及重點工程、領域。當前,我國紡織行業正處在加快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躋身世界紡織強國之列是重要戰略目標。
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服裝協會的正確領導下甘肅省服裝協會副秘書長楊賀雄表示《紡織工業十三五規劃》的出臺,更加堅定了紡織行業在強國道路上堅持到底的勇氣和信心,也更加明確地指出了向強國夢想邁進的目標和方向。報告提出,制造業是我們的優勢產業,要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在未來發展中,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將重點把握三大方向落實四大戰略,首先是加快提升行業整體創新能力,其次是加強節能減排與資源利用,最后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大力落實科技、品牌、可持續發展和人才四大戰略,其中提升核心技術原創能力、質量支撐品牌提升、低碳綠色循環發展等重點任務與《中國制造2025》高度契合,紡織強國愿景目標與《中國制造2025》方向一致為今后紡織服裝制造業發展壯大奠定了厚實的基礎。最新的世界品牌500強中,中國有29個內地品牌上榜。隨著中國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去 ,國際社會對中國品牌的印象正從中國制造 向中國創造 轉變。近日,外國媒體對中國企業持續關注,從制造大國 到創造強國 ,中國品牌已成為世界舞臺上一顆閃耀的星。
隨著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穩步推進,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已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調整期,進入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科技進步、品牌提升更成為當前紡織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將為中國品牌的加速成長創造條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以簡政放權為突破口,推動經濟轉型、釋放社會活力,新業態、新模式如同雨后春筍般迅速成長。近年,中國的政策制定者為推動中國企業從低價值低成本的制造業向培養創新型企業轉變提供了巨大的動力。
楊賀雄表示對于我國紡織服裝品牌來說,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必須抓住這個大好的機遇,破解紡織服裝發展瓶頸。為了降低庫存,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尋找新的利益點,鼓勵紡織服裝企業多元化發展。中國紡織服裝正站在新起點,重新打造價值提升的源頭,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也正成為中國制造創新時代的先行者。中國制造2025讓中國迎來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對于加快推進我國服裝品牌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為中國紡織服裝步入強國之列點燃了希望。